老人未肯杀风景,睡起熏笼重炷香。全诗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附加句

老人未肯杀风景,睡起熏笼重炷香。

(注:此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为符合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骈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晚唐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工绝句,文采风流,名播海内,早年历任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等职,累升至节度使,后因平定黄巢之乱有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渤海郡王,晚年因骄恣不法,被部将毕师铎所囚,后忧愤而死,其诗作多描写军旅生活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译文

原诗译文:

绿树葱郁浓荫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微风中轻轻摆动,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附加句译文:

老人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景致,睡醒后重新点燃熏笼中的香。

释义

原诗释义:

描绘了夏日里绿树成荫、楼台倒影、微风拂面、蔷薇飘香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夏日山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附加句释义:

表达了老人对美好景致的珍惜和留恋,即使睡醒后也不忘重新点燃熏香,以保持这份宁静和美好。

赏析

原诗赏析: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夏日山亭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绿树成荫,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清凉;楼台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微风拂面,水晶帘动,蔷薇飘香,更是将夏日的宁静和美好推向了高潮,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附加句赏析:

“老人未肯杀风景,睡起熏笼重炷香”一句,不仅表达了老人对美好景致的珍惜和留恋,更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老人的形象,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整首诗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高骈作为一位晚唐名将和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变化,在平定黄巢之乱后,他因功高震主而遭到朝廷的猜忌和排挤,最终落得个被囚忧愤而死的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更加珍惜和留恋那些美好的时光和景致,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而附加句“老人未肯杀风景,睡起熏笼重炷香”则可能是诗人在晚年时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留恋的写照。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