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
少陵老子未识真,欲倚黄精除白发。
(此句为根据关键词构思,非贾岛原诗内容,用于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未中第,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刻意求工,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译文
(原诗部分)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
只知道在这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他在何处。
(附加句)
杜甫(少陵野老)啊,你或许还未识得真正的养生之道,想要依靠黄精来消除白发。
释义
(原诗部分)
诗人通过询问童子,得知隐者不在,只知他在这座山中采药,但山中云雾弥漫,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之风的追寻。
(附加句)
此句借杜甫(少陵野老)之名,表达了对养生之道的探讨,杜甫一生忧国忧民,或许在忙碌中未能深入探究养生之道,而“欲倚黄精除白发”则是对养生的一种简单而直接的向往。
赏析
(原诗部分)
贾岛的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隐者生活的神秘与超脱,诗人对隐者的追寻,实际上是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云深不知处”一句,更是将隐者的生活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附加句)
此句虽非贾岛原诗内容,但结合关键词进行赏析,可以看出诗人对养生之道的关注,在古代,黄精被视为一种能够延年益寿的草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通过“少陵老子未识真”一句,也隐含了对杜甫等古代文人的敬仰与同情,认为他们在追求文学成就的同时,或许未能充分关注到养生之道。
创作背景
贾岛的这首诗创作于何时何地已无从考证,但结合其生平经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山水、探访隐者时所作,贾岛一生追求文学与禅理,对隐逸生活充满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隐逸之风的追寻,而附加句则可能是后人在理解贾岛诗歌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关键词进行的一种创作尝试,旨在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诗歌的内涵与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