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过先贤墓
唐·许浑
春风疋马过孤城,欲吊先贤涕已倾。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灯如漆照空营。
作者简介
许浑,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咸阳城东楼》等。
译文
春风中,我独自骑马经过这座孤寂的城池,心中怀着吊唁先贤的念头,泪水已经不由自主地倾泻而出,夕阳西下,松林小径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冷清;而那如漆般漆黑的鬼火,在空旷的营地中闪烁着幽光。
释义
春风疋马过孤城:春风中,诗人独自骑马经过一座孤城,营造出一种孤独、凄凉的氛围。
欲吊先贤涕已倾:诗人想要吊唁先贤,但还未到达墓地,泪水已经先流了下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落日无人松径冷:夕阳西下,松林小径上空无一人,显得格外冷清,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凄凉的氛围。
鬼灯如漆照空营:如漆般漆黑的鬼火在空旷的营地中闪烁,增添了神秘、阴森的气息,也暗示了先贤墓地的荒凉和孤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骑马经过孤城、吊唁先贤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先贤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春风、孤城、落日、松径、鬼灯等,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敬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先贤墓地的荒凉和孤寂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对先贤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许浑在游历过程中,经过一座孤城时,想起当地的先贤,心生敬仰之情,于是写下此诗以表达吊唁之意,诗中提到的“先贤”可能是指当地历史上具有杰出贡献或高尚品德的人物,而诗人通过吊唁先贤,也表达了自己对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不安,以及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