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宋·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偶题
偶向东园把一杯,不辞团坐扫苍苔。
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清阴上此来。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偶向东园把一杯,不辞团坐扫苍苔”实际上出自林逋的一首较为冷门的诗作《偶题》,而非其著名的《山园小梅二首》,以下解析将基于《偶题》这首诗。)
作者简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他的诗,风格淡远,多写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为宋初诗坛所推崇。
译文
偶尔向东园走去,手执一杯酒,
不介意地坐在青苔上,清扫出一片干净的地方。
我们相互看着,不必为时光的流逝而感伤,
因为此时此地,有清凉的树荫陪伴着我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逋在东园中的闲适生活,他手持酒杯,随意地坐在长满青苔的地上,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把一杯”和“扫苍苔”两个动作,展现了他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他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态度,认为只要心中有清阴(即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就无需为迟暮而伤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诗人通过“偶向东园”的随意行动,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而“把一杯”和“扫苍苔”两个细节,则进一步突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洁品质,诗的后两句,诗人以“相看未用伤迟暮”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认为只要心中有清阴,就能超越世俗的烦恼与束缚,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林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
创作背景
林逋一生未入仕途,长期隐居西湖孤山,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诗作多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这首《偶题》就是在这样的生活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东园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林逋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