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沈浮最安乐,莫思将相快恩雠。出自哪首诗?

生辉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庭草色饶春雨,院落花光映日流。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与世沈浮最安乐,莫思将相快恩雠。

梦回酒醒心归处,月满松风径自幽。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译文

门庭前的青草因春雨而更加茂盛,院子里的花朵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东边的栏杆旁,一株梨花如雪般洁白,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清明,与世浮沉,随遇而安是最快乐的,不要去想那些将相之间的恩怨情仇,梦醒酒消后,心归向宁静之处,月光洒满松林,小路显得格外幽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前两句写春景之美,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特别是“与世沈浮最安乐,莫思将相快恩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场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同时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进而引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与世沈浮最安乐”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越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而“莫思将相快恩雠”则是对权力斗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仕途的坎坷,诗人深感疲惫和无奈,于是选择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泊,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