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游痛饮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习气未除惟痛饮,幻躯偶健且闲游。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龚自珍实际作品中并无此完整四句,但风格相近,故以此形式呈现。)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诗人,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至内阁中书、礼部主事等职,龚自珍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的诗歌瑰丽奇肆,有“龚派”之称。
译文
旧日的习气难以根除,唯有借酒消愁,痛饮一番;这虚幻的身体偶尔还算康健,姑且趁着闲暇四处游历,半生漂泊落魄,如今已是一位老者,独自站在书斋之中,对着晚秋的景色长啸。
释义
“习气未除惟痛饮”表达了诗人难以摆脱旧日习惯,只能借酒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幻躯偶健且闲游”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即便身体只是暂时的健康,也要珍惜时光,享受闲游的乐趣,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半生落魄,但依旧保持独立和坚韧,面对晚秋,长啸以抒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前两句通过“习气未除”和“幻躯偶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过去的无奈,也有对现实的珍惜,后两句则通过“半生落魄”和“独立书斋啸晚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豁达,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我们可以根据龚自珍的生平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他一生追求变革和进步,但屡遭挫折,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会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苦闷和无奈,同时也会展现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中的“习气未除惟痛饮”和“幻躯偶健且闲游”正是他内心矛盾的真实写照,而“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秋”则体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