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孤峰增峭绝,斜倾丛竹失枝梧。全诗是什么?

梦梦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景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高压孤峰增峭绝,斜倾丛竹失枝梧。

寒云淡淡烟疏处,野水泠泠石径途。

林鸟数声山影暮,岩花千点日光初。

幽人独坐闲吟处,一片风光入画图。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释绍嵩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高高的山峰显得更加陡峭险峻,倾斜的竹林失去了原有的挺拔姿态,淡淡的寒云在稀疏的烟雾中缭绕,清冷的溪水在石径旁潺潺流过,山林间传来几声鸟鸣,山影渐渐暗淡,岩石上的花朵在初升的阳光下点点闪烁,幽静的隐士独自坐在这里悠闲地吟诗,眼前的风光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幽静而壮美的景色,首联“高压孤峰增峭绝,斜倾丛竹失枝梧”通过对比孤峰的高耸与丛竹的倾斜,展现了山势的险峻与竹林的柔美;颔联“寒云淡淡烟疏处,野水泠泠石径途”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溪水潺潺的景象;颈联“林鸟数声山影暮,岩花千点日光初”以动衬静,通过鸟鸣与山影、岩花与日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尾联“幽人独坐闲吟处,一片风光入画图”则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幽静而壮美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将孤峰、丛竹、寒云、野水、林鸟、岩花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而富有意境的画面,诗人还通过“幽人独坐闲吟”的形象,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长期生活在山林之间,对自然景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观察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一次游历或隐居期间,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有感而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崇尚隐逸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