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中雪后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附:题外句

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此句虽非直接出自上述《山中雪后》全诗,但可视为郑燮对山中雪景的另一种情感表达,或为其他作品残句,用以描绘其对山中雪景的沉醉与向往。)

作者简介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美的热爱;其书法以隶、楷、行三体相融而独创一格,被誉为“板桥体”;绘画则擅长兰竹,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针对全诗《山中雪后》)

早晨起床开门一看,外面已是大雪覆盖满山,天晴后云彩淡淡,日光也变得寒冷,屋檐上的积雪尚未融化,院中的梅花枝条冻僵,展现出一种清冷孤傲的姿态,这种景致绝非寻常所能见到。

(针对题外句“山中看雪醉骑驴,清赏真成十载无”)

在山间观赏雪景,醉意中骑着驴子漫游,这样清新雅致的享受,已经有十年未曾体验过了。

释义

诗句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雪后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通过“雪满山”、“日光寒”、“梅花冻”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高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赏析

郑板桥此诗(及题外句)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山中雪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山川的静谧与壮美,以及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与高洁,尤其是“醉骑驴”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郑板桥生活在清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他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此诗(及题外句)可能创作于他隐居山林、远离尘嚣之时,通过对山中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反思,在郑板桥的艺术创作中,自然景物往往成为他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载体,而这首诗正是其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