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鹊遶枝栖不稳,冷萤穿竹远犹明。的解释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有怀

唐·杜牧

惊鹊遶枝栖不稳,冷萤穿竹远犹明。

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秋月明。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俊爽清丽,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受惊的喜鹊绕着树枝栖息不稳,寒夜里冷清的萤火虫穿过竹林,远处仍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夜深人静,风也停了,想要归家的时候,只见一江秋水之上,明月高悬,皎洁明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冷,首句“惊鹊遶枝栖不稳”以惊鹊的不安象征诗人内心的烦扰;次句“冷萤穿竹远犹明”则以冷萤的微光映衬出秋夜的孤寂与深远,后两句“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秋月明”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与美好,以明月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惊鹊、冷萤、秋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既描绘了秋夜的静谧,又通过惊鹊、冷萤的动态,使画面更加生动,诗人以明月为寄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在秋夜的静谧中,诗人独自漫步,感受着秋夜的清冷与宁静,心中不禁涌起对过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借秋夜之景,抒发内心的情感,创作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