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出自哪首诗?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楼

唐·韦应物

兹楼日登眺,流岁暗蹉跎。

坐厌淮南守,秋山红树多。

旷然心自远,寂历览群峰。

杳杳寒山道,落落满涧松。

雪岭昼昏翳,云林夕霏微。

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

独怜水石间,幽赏去还生。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生平经历丰富,早年仕途得意,但后期因政治斗争而屡遭贬谪,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译文

我每天都登上这座楼台远眺,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坐在这里我厌倦了淮南太守的职务,眼前秋山上的红叶树木繁多,心境变得开阔而遥远,寂静中我独自观赏着群峰,寒山小道深远幽暗,山涧两旁松树稀疏,雪岭在白天也显得昏暗不明,云林在傍晚时分更是烟雾朦胧,大家都知道池塘堤岸坏了将来会修复,怎敢怨恨楼台已经倾斜了呢?我独自喜爱这水石之间的景色,幽静的欣赏之情去了又来。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楼远眺所见的自然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个人情感和思考,诗中“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豁达态度,认为自然界的破坏和人生的挫折都是暂时的,终将得到修复和纠正。

赏析

这首诗以登楼远眺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共知陂坏行当复,敢恨台高既已倾”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豁达态度,也寓含了对人生挫折的乐观精神,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淮南太守期间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常常登上楼台远眺以排解心中的苦闷,在登楼过程中,他看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也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挫折,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使他写出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以及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