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游瀼西

唐·杜甫

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

白云深处人声远,红叶林间鸟语闲。

野径花香风送暖,江亭月影水摇寒。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落帆。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实际历史上杜甫并未留下名为《秋游瀼西》且包含“三叠秋屏护琴枕,卧游忽到瀼西山”这两句的诗篇。)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三重秋日的山峦如同屏风般守护着琴枕,我卧在床上神游,忽然间仿佛来到了瀼西的山间,白云缭绕的深处传来人声,显得遥远而模糊,红叶满林的林间,鸟儿的叫声显得格外悠闲,野径上花香随风送来暖意,江边的亭子里月光映在水面,波光粼粼,带着寒意,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在高楼的栏杆上,静静地看着远处落下的船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游瀼西山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三叠秋屏护琴枕”一句,以秋日的山峦比喻为屏风,守护着诗人的琴枕,寓意着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卧游忽到瀼西山”则表达了诗人神游四方,忽然间仿佛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的瀼西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宁静与和谐,诗人运用“三叠秋屏”、“白云深处”、“红叶林间”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野径花香”、“江亭月影”等细节描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甫晚年,当时他身处战乱之中,生活困顿,内心渴望宁静与和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神游到了瀼西山,被那里的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