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宋·陆游

架上汉书浑忘尽,床头周易却常看。

茶烹白乳花浮盏,酒漉乌丝液入瓮。

病起闲情何所寄,静听微雨湿窗纱。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书架上的《汉书》已经完全被我遗忘,而床头的《周易》却时常翻阅,烹茶时,白色的茶乳在茶盏中漂浮,酿酒时,乌丝网过滤的酒液流入瓮中,病愈之后,闲情逸致无处寄托,只能静静地听着细雨轻湿窗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闲居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对比“汉书”与“周易”的阅读情况,反映了诗人对学问的不同态度和对生活的闲适享受,诗中“汉书浑忘尽”暗示了诗人可能因时局或个人心境的变化,暂时放下了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周易却常看”则表明诗人对哲学、易理的持续关注和思考,后两句则通过烹茶、酿酒和听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病愈后的宁静生活和淡泊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闲适的文人生活图景,陆游通过对比“汉书”与“周易”的阅读,不仅展示了自己学术兴趣的转移,也隐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茶与酒的描绘,不仅增添了生活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以“静听微雨湿窗纱”作结,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闲居时期,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变迁,晚年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最终退隐山阴,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时期心境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哲学的热爱与追求,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