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叹年衰
唐·白居易
白发随梳落,秋蓬逐鬓生。
但悲鬓色成枯草,不恨生涯似断蓬。
沉吟泽畔长啸久,踯躅沙边独步行。
来往皆年暮,前愁似后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白发随着梳子掉落,秋天的蓬草在鬓边生长。
只悲伤鬓发变成了枯草的颜色,不怨恨人生像断蓬一样漂泊不定。
在湖泽边长久地沉吟长啸,在沙滩边独自徘徊行走。
来来往往都是年岁已老的人,前面的忧愁似乎还在后面继续产生。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人生漂泊不定的无奈,诗人通过描写自己鬓发变白、像秋天的蓬草一样生长,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悲伤,他并不怨恨自己的人生像断蓬一样漂泊不定,而是以一种相对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诗人在湖泽边沉吟长啸,在沙滩边独自徘徊,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人生漂泊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比“但悲鬓色成枯草”与“不恨生涯似断蓬”,展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豁达态度,诗中的“沉吟泽畔长啸久,踯躅沙边独步行”等句,也描绘出诗人孤独而深沉的形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岁月流逝和人生漂泊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晚年的生活中,白居易可能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境遇,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感慨和无奈的诗歌,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普遍关注人生境遇和内心情感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