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不嫌终日无来客,时听荒园斫木声。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僧侣,后还俗应举,但未得显达,贾岛的诗歌以构思新奇、用词精准著称,尤其擅长五言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推敲”故事更是流传千古,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那边红尘渐远,景色分明,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即使整日没有人来也不感到寂寞,时常还可听见那荒园中传来的砍柴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凝居所的幽静环境,以及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通过“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等句,展现了居所的偏远和荒凉;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则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月夜图景,最后两句“不嫌终日无来客,时听荒园斫木声”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即使无人来访,也能从自然的声响中找到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居所的幽静环境和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诗人也通过“僧敲月下门”等细节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即使无人来访,也能从自然的声响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拜访友人李凝的居所时所作,李凝的居所位于一个偏远而幽静的地方,环境荒凉但充满自然之美,贾岛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贾岛不仅表达了对李凝居所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