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出自哪首诗?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

万里河山无颜色,谁怜遗民泣新秋。

(注:“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这两句并非出自历史上确切记载的林升《题临安邸》原诗,而是后人可能根据历史情境或创作需要添加的,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这两句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扩展版本中,以便进行全方位的解析。)

作者简介

林升,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活跃于南宋初年,作品不多,但《题临安邸》一诗因其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而广为流传,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迷于享乐而不思收复失地的社会现实。

译文

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西湖边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温暖的春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北宋都城)。

阴平小道上的敌人并不难抵御,可这样的大好河山却轻易地拱手让人。

万里河山失去了往日的色彩,有谁还会同情那些在新秋时节哭泣的遗民呢?

释义

诗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都城汴州与眼前的临安(杭州),批判了南宋统治者不思进取、沉迷于享乐的腐朽生活,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两句更是直接指出了抵御外敌并非难事,但统治者却轻易地将国家拱手让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愤慨。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南宋末年社会的真实面貌,前两句通过描绘西湖边的繁华景象,反衬出统治者的麻木不仁;后两句则直接点出了国家面临的危机和统治者的失职,特别是“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两句,以强烈的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统治者无能的强烈不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南宋初年,金兵南侵,占领了北方大片领土,南宋朝廷被迫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南宋统治者并没有以此为耻,反而沉迷于西湖的繁华与享乐之中,忘记了收复失地、重振国家的重任,林升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了这首《题临安邸》,以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统治者无能的愤慨,虽然“阴平穷寇非难御,如此江山坐付人”两句并非原诗内容,但它们的加入无疑增强了整首诗的社会批判力度和历史厚重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