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由唤得阊门棹,一醉千岩万壑秋?全诗是什么?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姑苏杂咏

朝代:元代

作者:高启

忆昨秋风送远游,姑苏城外古汀洲。

寒潮夜落千岩月,晓色晴开万壑秋。

渔艇到门通浦口,人家临水映花楼。

何由唤得阊门棹,一醉千岩万壑秋?

作者简介

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于元末乱世,早年曾隐居青丘,以教书为生,明初受朱元璋召见,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后又任户部右侍郎,高启才华横溢,诗文兼擅,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对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卷入政治斗争,高启最终被朱元璋腰斩于南京,年仅三十八岁。

译文

回忆起昨日秋风送我去远游,姑苏城外是那片古老的汀洲。

寒夜中潮水退去,月光洒满千岩万壑;清晨阳光初照,万壑秋色更加鲜明。

渔舟从门前经过,通向那宽阔的浦口;人家依水而建,花楼倒映在水中。

怎样才能唤来阊门外的船桨,让我在这千岩万壑的秋色中一醉方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姑苏城外秋景的深情回忆和向往,诗中通过秋风、寒潮、月色、晓色等自然景象,以及渔艇、人家、花楼等人文景观,勾勒出一幅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游历姑苏、沉醉于秋色的强烈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秋色之中,诗人通过“何由唤得阊门棹”的设问,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启隐居青丘期间或明初入仕之后,高启一生经历了元末明初的动荡岁月,对故乡和美好时光的怀念成为他诗歌中的重要主题,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姑苏城外秋景的描绘和向往,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元末明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显得尤为珍贵和动人。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