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池鱼燕舞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小鱼出水圆纹见,轻燕穿帘折势成。
风定池莲自在香,日长人静鸟无声。
绿阴满地日当午,红杏开时雨初晴。
独坐小轩心自静,世间纷扰不关情。
作者简介:
赵师秀(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作灵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词人,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诗学黄庭坚,字仿杜甫,擅长五律,亦工七绝,惟有时失于雕琢,有《赵师秀集》二卷、《天乐堂集》一卷,已佚,仅有《清苑斋集》传世。
译文:
小鱼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轻盈的燕子穿过帘幕,身姿婉转如折线,池中的莲花在微风停止后自在地散发着香气,日长人静,鸟儿也悄无声息,绿荫满地,正是中午时分;红杏花开,恰遇雨后初晴,我独自坐在小轩窗前,心境宁静,世间的纷扰与我无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观赏池塘中小鱼和燕子活动的情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鱼跃出水面、燕子穿帘的生动场景,以及池莲飘香、日长人静、绿荫满地、红杏开时的宁静美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小鱼出水圆纹见,轻燕穿帘折势成”以动衬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颔联“风定池莲自在香,日长人静鸟无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好;颈联“绿阴满地日当午,红杏开时雨初晴”以色彩和景象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尾联“独坐小轩心自静,世间纷扰不关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赵师秀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厌倦了官场的纷扰和世俗的喧嚣,渴望回归自然、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通过描绘池塘中小鱼和燕子的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赵师秀作为“永嘉四灵”之一,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清新自然、细腻入微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