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春阴一日晴,回塘闲院惬幽情。的释义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闲居

唐·姚合

九日春阴一日晴,回塘闲院惬幽情。

柳丝无力随风舞,花影多情伴月明。

闲卧竹根呼酒伴,静听莺语唤诗成。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云共此行。

作者简介

姚合,唐代著名诗人,字大凝,陕州(今河南陕县)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金州刺史等职,晚年退居陕州,自号“姚武功”,姚合与贾岛友善,且诗风相近,并称“姚贾”,他的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擅长五律,刻意求工,喜用僻字,为时人所称道,但内容较为贫乏,有《姚少监诗集》传世。

译文

连续九天都是春阴天气,难得有一天放晴,回到池塘边的闲院,心中感到十分惬意,满足了这份幽静的情致,柳丝柔软无力,随风轻轻摇摆,花影多情,伴随着月光的照耀,我悠闲地躺在竹根旁,呼唤着酒伴一同畅饮,静静地听着黄莺的啼叫,灵感涌现,吟咏成诗,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只有那孤云与我同行,共享这份宁静与闲适。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里闲居的生活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九日春阴一日晴”既点明了时令,又暗示了天气的变化无常,而“回塘闲院惬幽情”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的喜爱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闲居的宁静与美好,通过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诗人用“九日春阴一日晴”来概括天气的变化,既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又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变化,而“回塘闲院惬幽情”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诗中“柳丝无力随风舞,花影多情伴月明”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柳丝和花影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它们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和抒发对象,而“闲卧竹根呼酒伴,静听莺语唤诗成”两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姚合在晚年退居陕州时所作,当时,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名利和权势已经看淡,转而追求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春日闲居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潮,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