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手种三千本,会看半空翻鼓吹。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栽松二首(其二)

唐·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

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还愁暮暮云。

青松手种三千本,会看半空翻鼓吹。

清风拂枝散高韵,白雪团花衬素姿。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亲手种植的青松已有三千棵,期待它们在半空中随风摇曳,仿佛翻飞的鼓吹一般。

释义

“青松手种三千本”描述了诗人亲手种植了大量青松的情景,“本”在这里指树木的数量。“会看半空翻鼓吹”则是一种比喻,形容青松在长成后,枝叶繁茂,随风摇曳,如同翻飞的鼓吹乐器,发出悦耳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亲手种植青松的过程和期待,表达了他对青松坚韧不拔、高洁品质的赞美,青松在诗人的笔下,不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他内心追求高洁、坚韧精神的寄托,诗人通过“手种三千本”的夸张手法,展现了他对青松的深厚情感和坚定信念,而“会看半空翻鼓吹”的描绘,则赋予了青松以生命力和动感,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等句,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青松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的期待和祝愿,这种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的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他通过种植青松这一行为,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青松的坚韧不拔和顽强生命力也激励着诗人在晚年时期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栽松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之美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