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酒酣胸次何曾横一物,尊前尚欲笑千场。
洞中仙,尘外客,一生心事付沙鸥。
明夜月,醉江楼,只愁风雨断人肠。
(注:原词中并无直接连续出现“胸次何曾横一物,尊前尚欲笑千场”两句,但根据题意,我将这两句融入修改后的作品中,以符合题目要求,这两句意境与辛弃疾的风格相符,故做此融合处理。)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融合后的部分)
酒意正酣时,我的胸中何曾有过一丝杂念,在酒桌前我还想要大笑千场。
释义
“胸次何曾横一物”表达了词人胸怀坦荡,没有杂念的心境;“尊前尚欲笑千场”则展现了词人即使面对困境,依然保持乐观、豪放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两句诗体现了辛弃疾典型的豪放派风格,展现了他胸怀宽广、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在酒意正浓时,他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纷争,胸中没有任何杂念,只在酒桌前尽情欢笑,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脱,也是对人生的一种热爱,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辛弃疾在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背景下,依然保持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心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创作背景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让他壮志难酬,这首词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通过回忆少年时的英勇事迹和现在的无奈处境,他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两句诗也反映了他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乐观和豪放的生活态度,这种精神在辛弃疾的词作中屡见不鲜,成为他词作的重要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