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归田
唐·韦庄
绯衫荫子踰初望,下泽还乡负圣时。
老向鹓行惊素发,病驱羸马恋残阳。
自怜筑室灵山下,空作皇州散吏仙。
莫道无成空自叹,须知禄命各相牵。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前蜀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含蓄,多抒发离愁别绪和个人感慨,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译文
穿着红色的官服,享受着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这已超出了我最初的期望,当我辞官归乡时,却辜负了圣明的时代给予我的机会,年岁渐长,我在朝班中惊觉自己已经白发苍苍;身体衰弱,骑着瘦马,在夕阳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京城,我自怜地在灵山下筑起了小屋,却只能空自成为京城里一个闲散的官吏,如同仙人般的生活只是虚幻,不要说自己一事无成而空自叹息,要知道命运和福禄各有其定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韦庄辞官归乡后的复杂心情,首联写自己仕途虽有小成(绯衫荫子),但辞官归乡却感到辜负了时代(负圣时),颔联通过“惊素发”和“恋残阳”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感慨和对京城生活的留恋,颈联以“筑室灵山下”与“皇州散吏仙”的对比,突出了归乡后的闲适与京城生活的虚幻,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认为福禄命运各有定数,不必过于自叹。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展现了韦庄辞官归乡后的内心世界,首联的“绯衫荫子”与“负圣时”形成鲜明对比,既表达了对仕途的满足,又流露出对时代机遇的遗憾,颔联的“惊素发”与“恋残阳”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京城生活的眷恋,颈联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归乡后的闲适与京城生活的虚幻,而尾联则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的时代,韦庄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对时局的失望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深深影响了他的思想和创作,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辞官归乡后所写,表达了他对仕途的反思和对归乡生活的感慨,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韦庄选择辞官归乡,追求一种更为闲适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