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上一句是什么?

风云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

却被春风都笑却,无人知是此童痴。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实际上出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一诗中的后两句,但为了保持诗词的完整性,这里给出了全诗,不过,以下的分析将主要围绕您提供的这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万里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誉为“诚斋体”。

译文

在这首诗中,“花前骑竹强名马,阶下埋盆便作池”两句的意思是:孩子们在花丛前用竹竿当马骑,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马”;又在台阶下埋了个盆子,就当作是池塘来玩耍。

释义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天真无邪、富有想象力的玩耍场景,他们用自己简单的方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将竹竿当作马骑,将盆子当作池塘,展现了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出了孩子们纯真可爱的形象,通过“骑竹强名马”和“埋盆便作池”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孩子们玩耍时的情景,更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孩子们纯真童趣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杨万里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在观察孩子们玩耍的过程中,被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童趣所感染,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生活气息和童趣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孩子们纯真世界的向往和赞美,也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一颗童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的乐观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