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尽麈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出自哪首诗?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扫尘

宋·释绍嵩

扫尽麈埃无一点,洗空幻翳有千重。

心源本自灵明在,不用参禅问祖公。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佛教思想,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赞赏,他的作品在佛教文化和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译文

扫去了尘世的一点尘埃,洗净了心中的千重幻翳(指心中的迷惑和障碍),心灵的本源本来就是灵明清澈的,不需要再去参禅问祖寻求答案。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通过修行达到心灵纯净无垢的境界,首句“扫尽麈埃无一点”形象地描绘了通过修行清除心中尘埃的过程;次句“洗空幻翳有千重”则进一步说明修行不仅去除了表面的尘埃,还洗净了心中的深层迷惑和障碍,后两句则强调了心灵本源的灵明清澈,指出修行并非外在的寻求,而是内在的发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佛教思想,诗人通过“扫尘”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修行者通过不断努力,清除心中尘埃和迷惑的过程,诗人也强调了心灵本源的灵明清澈,指出修行并非外在的寻求,而是内在的发现,这种思想在佛教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根基,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宁静、纯净的心灵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和美好。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修行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了清除心中尘埃和迷惑的重要性,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修行成果的感悟和体会,同时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心灵纯净的生活态度,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释绍嵩的这首诗,无疑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