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烟岫参差路,便唤渔舟暮治装。出自哪首诗?

梦梦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渔归

唐·郑谷

江边烟岫参差路,便唤渔舟暮治装。

晒网渔翁归掉晚,卖鱼沽酒散前冈。

作者简介

郑谷,字守愚,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七岁便能作诗,郑谷的诗风清新通俗,多写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与许棠、任涛等合称“芳林十哲”,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尤其受到士人的喜爱,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求其诗作,郑谷一生未得显达,晚年定居蜀中,但仍笔耕不辍,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译文

在江边,烟雾缭绕的山峦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这时,有人便呼唤着渔舟,准备在傍晚时分整理行装,结束一天的捕鱼生活,渔翁们晒着渔网,乘着晚归的小船,而卖鱼的人则带着收获,前往前冈买酒庆祝。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渔村傍晚时分的宁静景象,首句“江边烟岫参差路”以烟雾缭绕的山峦和错落有致的小路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远的意境,次句“便唤渔舟暮治装”则点明了时间(傍晚)和人物(渔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准备结束捕鱼生活),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渔人们归家途中的情景,晒网的、卖鱼的,各自忙碌而有序,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宁静的渔村生活画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边渔村的傍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峦、小路、渔舟、渔翁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图,诗人还通过渔人们的活动,展现了他们勤劳、质朴的生活态度,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郑谷在游历或隐居期间,亲眼目睹了江边渔村的傍晚景象后,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郑谷一生热爱自然,善于从生活中汲取灵感,他的诗作往往以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正是他这种艺术风格的典型体现,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