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佳便成闲啸咏,欲归更复小迟留。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宋·陆游

乌帽斜欹倒佩簪,半山亭上倚阑干。

秋声已入梧桐树,夜色初归鹳雀寒。

暂佳便成闲啸咏,欲归更复小迟留。

此身已作天涯客,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戴着有些歪斜的乌帽,倒插着簪子,我在半山亭上倚着栏杆,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夜色渐浓,鹳雀也归巢了,寒意袭来,眼前景色虽好,我便随口吟咏起来,想要归去却又忍不住再多停留一会儿,如今我已漂泊天涯,成为异乡之客,再也不羡慕人间的权贵高官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在山间行走时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暂佳便成闲啸咏,欲归更复小迟留”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悠然自得和留恋不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陆游的内心世界,前两句通过“乌帽斜欹倒佩簪”和“半山亭上倚阑干”的描绘,勾勒出一个闲适自在的诗人形象,中间两句“秋声已入梧桐树,夜色初归鹳雀寒”则通过秋声和夜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氛围,后两句“暂佳便成闲啸咏,欲归更复小迟留”和“此身已作天涯客,不羡人间万户侯”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事业,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所写,在山间行走的过程中,诗人暂时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和忧愁,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这种感受让他对闲适生活产生了向往之情,同时也让他对功名利禄产生了淡泊的态度,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