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霭斜阳一片秋,数家茅屋小江头。的解释

小星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行

宋·宋祁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波万顷月来流。

细霭斜阳一片秋,数家茅屋小江头。

霜前野径云俱黑,雨后林花雪未休。

最爱芦花经雨后,一蓬烟火饭鱼舟。

(注:虽然“细霭斜阳一片秋,数家茅屋小江头”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内容如上,为便于解析,以下将基于全诗进行,但会特别关注这两句。)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学识渊博,文章典雅,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纂《新唐书》,其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善写景抒情。

译文

千山落木显得天空更加高远辽阔,万顷碧波上月光如水般流淌,傍晚时分,细腻的薄雾笼罩着斜阳,呈现出一片秋意,小江岸边坐落着几间茅屋,霜降前夜,田野间的小路被云雾笼罩变得漆黑,雨后林中花朵上的白雪仍未融化,最喜爱的是雨后芦花,渔舟上炊烟袅袅,人们正在船上做饭吃鱼。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乡村的宁静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前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后两句则聚焦于小江边的茅屋,通过“细霭斜阳”与“数家茅屋”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与温馨。

赏析

“细霭斜阳一片秋,数家茅屋小江头”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日傍晚的宁静与美好,细霭(薄雾)与斜阳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温馨的氛围,而数家茅屋则点缀在小江之畔,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这两句诗不仅画面感强,而且情感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全诗在写景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宋祁任职地方或游历乡村时,宋代文人普遍注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宋祁也不例外,他在游历或任职期间,深入乡村,感受自然之美,体验乡村生活,从而创作出这首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宋祁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