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岁暮杂感
宋·陆游
岁晚凄凉冰雪晨,颓垣破屋镜湖滨。
荒园有竹应无恙,老眼看书全未真。
造物何曾私一物,寸心终是负斯人。
道途憔悴今如此,回首前尘似梦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年末时节,冰雪覆盖的清晨显得格外凄凉,我独自站在镜湖之滨,眼前是破败的围墙和残破的房屋,荒凉的园子里竹子应该还安然无恙,但我这双老眼看书已经模糊不清,上天造物何曾偏袒过任何事物,而我心中却始终觉得辜负了这样的自己,如今道路艰难,身心憔悴,回首过去,仿佛一切如同梦境一般虚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孤独凄凉的处境,通过“岁晚凄凉冰雪晨”和“颓垣破屋镜湖滨”两句,营造出一种萧瑟、破败的氛围,诗人以“荒园有竹应无恙”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仍保持高洁之志的情感,而“老眼看书全未真”则透露出诗人年迈体衰、视力下降的无奈,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忆。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岁末冰雪覆盖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诗中“颓垣破屋”与“镜湖滨”的对比,既突出了环境的破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诗人以“荒园有竹”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处逆境但仍坚守高洁之志的品格,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描绘,也有对内心的深刻剖析,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南宋末年,国家动荡不安,社会矛盾尖锐,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晚年时期,他身体日渐衰弱,视力下降,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