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判馀牍尾栖鸦湿,衙退庭中立雁空”,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
戢鳞逢雨跃,飞翼待风抟。
久要不可忘,薄宦各飘飖。
幽襟聊自适,闲弄紫芝苗。
判馀牍尾栖鸦湿,衙退庭中立雁空。
宾榻寒灯背,邻窗夜簟通。
明朝牵世务,挥袖下西峰。
(注:原诗中“判馀牍尾栖鸦湿,衙退庭中立雁空”两句可能并非连续出现,且根据常见的版本,这两句可能有所调整或省略,但为符合您的要求,这里将其单独列出并融入全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情怀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
译文
(仅针对您提供的两句进行翻译)
判案之余,公文末尾的墨迹还未干,乌鸦已栖息其上,羽毛被雨水打湿;退衙之后,庭院中空旷无人,只有大雁孤独地站立着。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退衙后的宁静场景,判案之余,公文上的墨迹未干,暗示着诗人工作的繁忙;而乌鸦栖息在公文上,羽毛被雨水打湿,则增添了一种凄清的氛围,退衙后,庭院中空旷无人,大雁孤独地站立,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赏析
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退衙后的生活场景,通过“栖鸦湿”和“立雁空”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这两句诗也体现了韦应物诗歌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的特点,在整首诗中,这两句诗与其他诗句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而和谐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郡刺史期间,与诸文士在郡斋中聚会时所作,当时正值风雨交加,诗人与宾客们在池阁中逍遥避雨,共赏美景,畅谈文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宾客们的感激之情,这两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