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纳凉
宋·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
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风定池莲自在香。
平波漫漫看浮马,
高柳阴阴听乱蝉。
避暑佳人摇翠扇,
闲来无事到莲塘。
(注:“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这两句并非秦观原诗《纳凉》中的完整连续句子,而是根据题目要求构造的意象组合,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这两句融入了一个假设的扩展版《纳凉》中,以便进行解析,原诗中只有前四句。)
作者及朝代
作者: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秦观是北宋著名的词人、散文家,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词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假设的扩展版《纳凉》译文)
手持拐杖追寻着柳树外的清凉,
在画桥南边靠着胡床悠然自得。
月光下船上的笛声此起彼伏,
风停后池塘里的莲花散发着自在的香气。
水面平静无波,悠然地看着水面上漂浮的荷叶如马般轻盈,
高大的柳树成荫,听着树间蝉鸣声声杂乱而又有序。
避暑的佳人轻轻摇动翠绿的扇子,
闲暇时便来到这莲塘边享受清凉。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夏日寻找清凉之地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和谐,以及自己在其中的悠然自得。“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两句,以水面平静、荷叶漂浮如马,以及柳树成荫、蝉鸣声声为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宁静与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夏日纳凉的悠闲心境,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平波漫漫看浮马,高柳阴阴听乱蝉”两句,不仅描绘了夏日的自然景象,还通过“看浮马”和“听乱蝉”两个动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一首优秀的夏日纳凉诗。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假设的扩展版《纳凉》并非秦观原诗,但我们可以根据秦观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来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秦观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时代,他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自然和生活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热爱,在炎热的夏日,他可能会选择到郊外或水边寻找清凉之地,以缓解酷暑带来的不适,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描绘夏日纳凉情景的诗篇,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