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短歌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短衣射虎早霜天,叹息南山又七年。

壮志未酬身先老,长使英雄泪满衫。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穿着短衣在早霜覆盖的天际下射猎猛虎,不禁叹息,转眼间又已过了七年,面对终南山,豪情壮志尚未实现,人却已经先老了,这常常让英雄豪杰们泪水沾满了衣襟。

释义

“短衣射虎早霜天”描绘了诗人早年英勇、豪迈的形象,短衣射虎,象征着诗人的壮志与勇气;“叹息南山又七年”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深感慨,后两句“壮志未酬身先老,长使英雄泪满衫”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短衣射虎的英勇形象开篇,随即转入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的深沉感慨,情感跌宕起伏,富有感染力,诗人通过“早霜天”与“又七年”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进一步突出了壮志未酬的遗憾,后两句更是以“泪满衫”的形象,将诗人的悲伤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的英雄气概,又流露出深深的忧伤与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始终未能如愿,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未能实现抗金复国理想的深深遗憾和悲伤,通过描绘自己早年英勇的形象与晚年壮志未酬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