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满榻眠初起,落叶平沟路欲迷。全诗是什么?

梦梦8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晨起行

唐·刘禹锡

清风满榻眠初起,落叶平沟路欲迷。

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寒露湿秋衣。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刘禹锡在政治上敢于直言,曾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遭贬朗州司马多年,晚年回京,历任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等职,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代表。

译文

清晨醒来,清风拂过床榻,带来一丝丝凉意;走出房门,只见落叶铺满了水沟旁的小路,让人有些迷失方向,孤独的客栈里静悄悄的,没有谁可以交谈;满庭院的寒露打湿了秋天的衣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清晨起床后的所见所感,首句“清风满榻眠初起”写出了诗人清晨被清风唤醒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落叶平沟路欲迷”则通过落叶铺满水沟旁的小路,暗示了秋天的萧瑟与迷茫,后两句“孤馆悄然谁晤语,满庭寒露湿秋衣”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境,以及秋晨的寒意。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清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首句“清风满榻眠初起”以清风拂榻的细腻感受开篇,既写出了秋日的凉爽,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次句“落叶平沟路欲迷”则以落叶铺路、路欲迷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不确定,后两句则通过孤馆悄然、寒露湿衣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孤独无依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期间,当时,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秋日清晨的宁静与凉爽,以及落叶铺路的萧瑟景象,触动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他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与坚韧,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