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土膏渐释人东作,天气初和雁北归。
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花枝。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隐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译文
土壤中的寒气逐渐消散,人们开始向东田耕作;天气初春和煦,大雁也自北向南归巢,桃花杏花开满整个村庄,春色如锦绣般绚烂;村民们踏着歌声,敲着鼓乐,穿过花枝招展的田野。
释义
土膏渐释:指冬季冻结的土壤随着气温回升而逐渐解冻。
人东作:指农民开始春耕。
天气初和:初春时节,天气变得温和。
雁北归: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象征春天的到来。
桃杏满村:桃花、杏花盛开,装饰了整个村庄。
踏歌椎鼓:村民们载歌载舞,敲鼓欢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田园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土膏渐释人东作”以土壤解冻、农民春耕为开篇,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农事的开始,次句“天气初和雁北归”则通过天气变暖和大雁北归,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后两句“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花枝”则将画面转向村庄,以桃花杏花的盛开和村民的欢庆,展现了春天的繁荣与欢乐,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范成大田园诗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隐石湖期间,范成大一生仕途坎坷,晚年终于得以退隐田园,过上了宁静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观察田园生活,创作了大量反映田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就是他在春日里观察田园景象,感受农民生活,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