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记剑痕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春。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诗人、书法家,是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者,他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官礼部主事、主客司员外郎等职,后辞官南归,龚自珍的诗作想象丰富,语言瑰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译文

我深深厌恶如快马般追逐名利、随波逐流的生活,宁愿做一个痴情的人,铭记那些为理想与信念奋斗的伤痕,世间万事,都不如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来得重要,人的一生应当珍惜那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少年时光。

释义

“生憎快马随鞭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中盲目追求名利、快速成功生活的反感;“宁作痴人记剑痕”则表明他宁愿保持一份执着和坚持,即使这意味着要承受挫折和伤痕;“万事不如身手好”强调了个人能力和健康的重要性;“一生须惜少年春”则是对青春岁月的珍惜与呼唤。

赏析

这首诗是龚自珍个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真实写照,他以“快马随鞭影”比喻世俗的浮躁与功利,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厌恶;而“痴人记剑痕”则象征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与执着,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成就和名利,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成长,他强调个人能力和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们珍惜青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信念。

创作背景

龚自珍生活在清朝晚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疾苦,深感痛心,他也看到了自己身边许多人为了名利而盲目追求,失去了本心和理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龚自珍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的良知和勇气,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