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水亭凝望
唐·白居易
晓望横斜映水亭,暮看飘洒湿帘旌。
闲吟四顾自嘲笑,不是诗翁即酒兵。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清晨时分,我望着那横斜的枝影倒映在水亭之上;傍晚时分,又看见细雨飘洒,打湿了帘旌,我闲来无事,四处凝望,自嘲地笑道:我若不是那善于吟诗的诗人,便一定是那贪杯的酒徒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水亭边凝望的景象,从清晨到傍晚,自然景色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感慨,首句“晓望横斜映水亭”描绘了清晨时分,树木的枝影倒映在水亭上的静谧画面;次句“暮看飘洒湿帘旌”则展现了傍晚时分,细雨飘洒,打湿帘旌的生动场景,后两句则是诗人自嘲,表达了自己在闲适中以诗酒为伴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得,首联和颔联以时间顺序展开,从清晨到傍晚,自然景色的变化不仅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微妙变化,颈联和尾联则是诗人的自我调侃,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在闲适中以诗酒为伴的生活情趣,整首诗语言平易近人,意境深远,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鲜明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多次被贬谪,晚年生活相对闲适,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居易更加关注自然景色,以诗酒为伴,寄托自己的情感,这首诗正是他在水亭边凝望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得,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