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庐隐翳初非意,颇欲临流结草庵。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吾庐隐翳初非意,颇欲临流结草庵。

岩树深藏啼鸟细,溪流暗咽落花寒。

白云出岫无心去,明月窥窗有意看。

长与幽人作邻居,清光冷浸一庭兰。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活跃于南宋中后期,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译文

我的房屋隐藏在深山中并非本意,但我确实很想在水边搭建一座草屋,岩石后的树木深深遮掩,只听得见细微的鸟鸣,溪流在暗处低吟,落花随着水流带着寒意,白云从山坳中悠然飘出,没有固定的去处;明月悄悄窥视着窗户,似乎有意观赏,我愿意长久地与隐士为邻,让清冷的月光浸润满庭的兰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感,首联点明隐居并非初衷,但已有临流结庵之意;颔联通过“岩树深藏”、“溪流暗咽”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颈联以“白云出岫”、“明月窥窗”比喻自己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心境;尾联则表达了与幽人为邻、享受清寂生活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山居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的景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追求,诗中“白云出岫”、“明月窥窗”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情境已难以考证,但可以从诗中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疏离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选择隐居山林,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更是对隐逸生活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追求,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隐居生活中,面对自然美景,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