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山
唐·韦应物
看云庐阜屏风叠,采药嵩山冠子峰。
野客闲居碧山隅,春来秋去无拘束。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我站在庐山的屏风叠,眺望那变幻莫测的云彩;又曾登上嵩山的冠子峰,采摘珍贵的草药,我如同一位山野之人,悠闲地居住在碧绿的山脚之下,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都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
释义
首句“看云庐阜屏风叠”描绘了诗人在庐山屏风叠观赏云彩的景象,展现了庐山的壮丽景色;次句“采药嵩山冠子峰”则表现了诗人在嵩山冠子峰采摘草药的经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后两句则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山野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山的所见所感,前两句通过“看云”和“采药”两个具体的行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后两句则通过描述诗人的山野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更加向往自然和田园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庐山和嵩山时所作,通过描绘游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在诗中,韦应物将自己比作一位山野之人,过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这既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享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