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留客饮无多酒,更拂尘琴有旧徽。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门前的小巷寂静冷清,长满了青苔,老朋友们也都容颜衰老,鬓发斑白,想要留客饮酒,却没有多少酒可以招待,只好拂去尘封的琴,弹奏起旧日的曲调,春风和煦,鸟鸣声细碎悦耳,阳光高照,花影重重,不要叹息居住的茅屋狭窄简陋,比起那陷入繁琐公务中的痛苦,这里已经好多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场景和心境,诗人通过描写门巷的萧条、故人的衰老、酒少琴旧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闲适生活的珍惜,最后两句“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则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环境和心境,诗人以“门巷萧条长绿苔”开篇,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通过“故人容鬓各相衰”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中间两句“欲留客饮无多酒,更拂尘琴有旧徽”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情趣和淡泊名利的心态,最后两句“莫叹茅茨常局促,犹胜簿领苦沈迷”则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晚年闲居时所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在闲居期间,他深刻体会到了官场的险恶和人生的无常,因此更加珍惜眼前的闲适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闲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那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