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全诗是什么?

风云97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米芾的《中秋对月》,全诗原文如下:

中秋对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云。

轮彩渐移金殿迥,玉壶先下露华新。

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作者及朝代

作者: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等,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米芾自幼爱好书画,书法初学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后转学魏晋南北朝书法,尤得力于王羲之父子,其书体潇洒奔放,又严于法度,苏轼赞曰:“米书超逸入神。”其画作亦自成一家,擅长山水、人物,尤精墨戏,以水墨点染,信笔而成,多写意,少丹青,别具情趣。

译文

(针对“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两句)

月亮从云海中升起,如同金色的镜子在飞翔;灯火映照冰凉的帘幕,光芒闪烁如同火龙在舞动。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月亮高悬,云海缭绕,月光如金镜般明亮;而人间的灯火也与之交相辉映,通过冰凉的帘幕投射出火龙般的光芒,形成了一幅天上人间共庆佳节的壮丽画面。

赏析

“月离云海飞金镜”一句,以“飞金镜”形容月亮从云海中升起的景象,既表现了月亮的明亮与圆润,又赋予了其动态之美,仿佛金色的镜子在云海间穿梭飞翔,而“灯射冰帘掣火龙”一句,则通过“冰帘”与“火龙”的对比,展现了人间灯火与月光的交相辉映,灯火的光芒透过冰凉的帘幕,如同火龙般在夜空中舞动,既表现了节日的热闹与喜庆,又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奇幻。

创作背景

米芾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的一个中秋之夜,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描绘美景的绝佳时机,米芾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表达自己对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的机会,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中秋之夜的月亮、云海、灯火等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全诗共有八句,但题目要求仅针对“月离云海飞金镜,灯射冰帘掣火龙”两句进行解析,因此以上内容主要围绕这两句诗展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