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怯行远道,望孤山、天外翠遥,轻暝笼寒,怕梨云冷,杏香愁幂,歌愁舞倦,凭阑干、东风泪眼。
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素绡细织冰蚕缕,清寒不受人间暑,倩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洒,想倩人、唤取红巾,重与细揩。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
作者简介
姜夔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但他本人并未直接参与政治斗争,而是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专注于文学创作和音乐研究,他的词作风格独特,既有婉约之柔美,又不失豪放之骨力,被誉为“词中之圣”。
译文
站在水边远望,江莲散落,归期无望,身体多病害怕远行,遥望孤山,天外苍翠遥远,黄昏时分,暮色朦胧,寒意袭来,担心梨花云冷,杏花香气被愁绪笼罩,歌舞已倦,倚着栏杆,东风拂面,泪眼朦胧。
海棠花开后,燕子归来时,黄昏中的庭院显得格外寂静,用冰蚕丝织成的白色细绢,清凉而不受人间暑热,让人唤来红巾翠袖的女子,英雄也忍不住泪洒衣襟,多想让人唤来红巾,再次为我细细擦拭泪水。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词人的孤独、愁苦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素绡细织冰蚕缕,清寒不受人间暑”两句,以冰蚕丝织成的细绢为喻,形容其清凉而不受暑热侵扰,既是对物质生活的描绘,也暗含了词人超脱世俗、追求高洁品质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素绡细织冰蚕缕,清寒不受人间暑”两句尤为出色,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远,它们既表现了词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淡泊,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姜夔晚年时期,当时他身处江湖之远,生活漂泊不定,面对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不幸遭遇,他深感无奈和愁苦,在这首词中,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也以超然物外的态度,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这种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使这首词成为姜夔词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