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唐·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归穿南市万人看,流星突过连钱骢。(此句虽非原诗直接所有,但意境相符,可视为对诗中场景的想象性扩展或后人附会,用于解析中辅助说明。)
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年-770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译文
(全诗译文略,重点解析附加句)
归途中穿过南市,引得万人观看,那骏马如同流星般掠过,身上的花纹如同连钱般美丽。
释义
此句描绘了将士得胜归来,骑着装饰华丽的骏马穿过繁华市集的壮观场景,马匹的迅捷与美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象征着胜利者的荣耀与辉煌。
赏析
虽然“归穿南市万人看,流星突过连钱骢”并非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原诗中的直接句子,但它很好地捕捉了边塞诗中常见的胜利归来的豪迈与荣耀主题,岑参的边塞诗以其生动的场景描绘、激昂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主题思想而著称,这句诗通过“万人看”和“流星突过”的夸张手法,展现了将士们凯旋而归时的盛况,以及他们骑乘的骏马之速度与美丽,进一步强化了胜利的喜悦与自豪。
创作背景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是岑参在天宝十载(751年)轮台送武判官归京时所作,当时,唐朝与西域诸国的关系复杂多变,战争频繁,岑参作为幕僚,亲身经历了边疆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边疆的恶劣环境、军队的艰苦行军和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赞美,而附加的这句诗,则可以视为对将士们胜利归来这一美好愿景的想象与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