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立春偶成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阑干斗柄摇天东。
(注:您提供的“阑干斗柄摇天东,人间一夜回春风”为原诗的后两句,为了完整解析,这里给出了全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栻(1133年—1180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张栻,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官员,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他学识渊博,主张抗金复国,反对和议,曾任知抚州、严州等地官职,政绩显著,在理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说,是湖湘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时节变换,年终之际冰霜渐少,春天到来,草木最先知晓。
眼前仿佛已经满是生机,夜空中北斗的斗柄正指向东方。
释义
律回岁晚冰霜少:指时节变换,岁末年初时,天气转暖,冰霜减少。
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天到来,自然界的草木最先感知到春天的气息。
便觉眼前生意满:感觉眼前充满了勃勃生机。
阑干斗柄摇天东:夜空中,北斗星的斗柄正指向东方,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前两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时节变换、春天初至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敏感与生机,后两句“便觉眼前生意满,阑干斗柄摇天东”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通过斗柄东指这一天文现象,寓意着春天的正式到来,以及诗人内心对新生、希望的向往与期待,整首诗意境清新,语言流畅,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立春时节有感而发之作,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张栻作为一位关注时局、热爱生活的理学家,自然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期待与喜悦,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对国家、民族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