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有人叩户皆吾友,得屋施床即我家。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译文
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若是有朋友来访,不论是谁,我都会热情欢迎,只要客人愿意,我就可以把我的茅屋当作客人的家。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草堂清幽的环境和诗人孤寂的心境,表现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困苦生活和喜客之情,首联写草堂的春色和鸥群,颔联写迎接客人的情景,颈联写待客的菜肴和酒品,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欢迎和豁达胸怀。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首先是人物对话描写得生动真实,客至,但见“舍南舍北皆春水”,群鸥作伴,“日日来”,这就使人感到主人在草堂的生活,环境清幽僻静,很有些与世隔绝的意味,颔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尾联“有人叩户皆吾友,得屋施床即我家”,进一步写待客,前句说,邻舍听到这里有人叩门,都说我这个草堂里来客人了;后句说,我这个草堂简陋得很,只要客人高兴,随便在我这里住下,我就高兴,这两句,照应“蓬门今始为君开”,宾主对话至此,已渐入佳境,诗人在前几句描写中,将自己的孤寂,难遇知音的沉闷已推得很高,这里,却陡然一转,直接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待客的盛意,而且又由“君”推及“人”,又由“一家”推及“家家”,意境更显博大,感情更显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草堂初建之时,杜甫历经离乡背井的苦楚、备尝颠沛流离的艰虞,终于结束长期漂泊不定、生活困顿不安的局面,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今成都杜甫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安居成都草堂后,老友严武时常从城里来看望他,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当地的一些士人也常来草堂作客,这首诗就是作者写于这样的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