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08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南朝宋时期诗人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详细解析:

诗词原文

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朝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旆拂霜霜。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霜。

追奔逐北尘,战垒崩昆仑。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唐尧羞伐叛,汉武惭夸戎。

天子今无战,战且在四溟。

旌旗昼不卷,铠甲夜常鸣。

将士齐心胄,蛮夷乱数行。

虏骑四彭蠡,常侍武骑婴。

羽檄东北遁,胡马欲南奔。

征尘千里暗,寒日暮云平。

关山历苦辛,道路迂且长。

雁还时不到,书至历年芳。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故乡。

身被金甲重,头为战场伤。

归来报天子,恢复旧河山。

敦睦王室亲,努力事戎行。

驱驰世业尽,功烈载旗常。

壮士乐功名,忧在竟不扬。

铁关死未辞,玉塞生何望。

忠臣出寒门,壮士激颓俗。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

作者简介

鲍照(约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与北朝齐的颜之推并称“颜鲍”,鲍照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一生仕途坎坷,曾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前军参军等职,世称“鲍参军”,他的作品以乐府诗最为著名,风格峻峭奔放,对后世诗歌有深远影响。

译文

(此处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全诗译文较长,故省略)

人间有这样的壮士,为什么不来归顺汉朝的天子呢?

释义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壮士的赞美和招揽之意,认为他们应该归顺汉朝天子,为国家效力。

赏析

这句诗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的结尾部分,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激烈和壮士们的英勇,表达了对这些壮士的敬仰和招揽之意,也借古讽今,暗含了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忧虑,这句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创作背景

鲍照生活在南朝宋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渴望为国家效力,由于出身低微,他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得到重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代出自蓟北门行》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激烈和壮士们的英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才的渴望,也借古讽今,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代出自蓟北门行》是鲍照的一首重要作品,通过描绘边疆战争的激烈和壮士们的英勇,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才的渴望。“人间壮士有如此,胡不来归汉天子”这句诗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