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全诗是什么?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峡中尝荔枝

唐·张籍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岂惟炎热可炙手,

五月瞿唐谁敢触,若教此物堪留客,

映水开时直万金。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平易近人,语言自然流畅,多写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疾苦,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乐府”,他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译文

在红纱帐中透出荔枝的芳香,碧玉盘中盛放着锦囊般的荔枝,它的美味胜过瑶酒,岂止是在炎热的天气里让人爱不释手,五月的瞿唐峡口,又有谁敢轻易触碰这珍贵的果实呢?如果能用这荔枝来招待客人,那么当它映水开放时,其价值简直可以抵得上万金。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荔枝的珍贵与美味,表达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诗中“红纱帐里透芳香”描绘了荔枝的香气四溢,“碧玉盘中缀锦囊”则形象地描绘了荔枝的外观之美,接下来的“琼浆玉液胜瑶酒”更是将荔枝的美味与瑶酒相比,突出了其非凡的品质,而“岂惟炎热可炙手,五月瞿唐谁敢触”则进一步强调了荔枝的珍贵与难得,即使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也舍不得轻易触碰,更别提在五月的瞿唐峡口了,最后一句“若教此物堪留客,映水开时直万金”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荔枝的价值推向了极致。

赏析

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珍贵与美味,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荔枝的香气、外观、品质和价值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生活,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荔枝作为一种珍贵的水果,在当时备受人们喜爱,张籍可能是在品尝到荔枝的美味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珍贵水果的珍视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