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品茗
宋·陆游
银毫地绿茶膏嫩,玉斗丝红墨渖宽。
一盏清泓涵万象,半壶春色醉千山。
风轻云淡闲中趣,月白风清梦里欢。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伴我寒。
作者及朝代:
陆游,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
陆游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银白色的茶毫映衬着地上嫩绿的茶膏,精致的玉斗中盛满了红色的茶水,墨色的茶渍在斗边缓缓扩散,一盏清澈的茶水仿佛包含了世间万物,半壶春色让人仿佛醉倒在千山万水之间,风轻云淡中品味着悠闲的趣味,月白风清时梦中也满是欢乐,这其中的真正意味谁能理解呢?只有孤灯与我相伴度过寒冷的夜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品茗时的情景与心境,首联通过“银毫”、“绿茶膏嫩”、“玉斗”、“丝红墨渖宽”等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茶色的清丽与茶器的精美;颔联则进一步通过“清泓涵万象”、“春色醉千山”的夸张手法,表达了品茶时心境的开阔与愉悦;颈联“风轻云淡闲中趣,月白风清梦里欢”则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孤灯伴我寒”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孤独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品茗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与对悠闲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茶色、茶器、茶味的描绘,以及品茶时心境的抒发,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宁静致远的意境,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与孤独心境,使得整首诗在清新淡雅中又不失深沉厚重。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在悠闲的生活中,诗人通过品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与追求,同时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在南宋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