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附加句:
今日偶然亲拾得,乱松深处石桥西。
(注:附加句并非原诗内容,但根据题目要求,将其融入解析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原诗译文:
松树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但云雾缭绕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附加句译文:
今天偶然间我亲自拾得(此句或指某种感悟、物品,结合全诗可理解为在深山寻访隐者时的意外收获或感悟),在那杂乱的松树深处,石桥的西边。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诗人向隐者的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的场景,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
附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所见所感,强调了“偶然”和“深处”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幽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简洁的对话和生动的描绘,将隐者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云深不知处”一句,既表现了隐者行踪的难以捉摸,又暗示了隐者生活的超凡脱俗。
附加句则通过“今日偶然亲拾得”一句,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深度,使读者在品味原诗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在深山寻访隐者时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不喜与俗人交往,曾一度归为僧籍,法号无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有关,在唐代,隐逸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那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贾岛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寻,同时也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