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癯。的释义

风云118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江边老人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癯。

素衣漠漠风初定,白发萧萧日欲晡。

野阔人稀行路远,天寒日暮酒旗孤。

何当得遂平生志,长与渔樵共一渚。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他的气概盖过了冰霜,精力仍然充沛有余,在江边我见到这位如同列仙般清癯的老人,他穿着素衣,在微风初定之时显得漠漠然,白发萧萧,已是日近傍晚时分,原野辽阔,人烟稀少,行走的道路遥远,天气寒冷,日已西斜,只有那孤零零的酒旗在风中飘扬,何时才能实现我平生的志向,长久地与渔人樵夫共居在这江中小洲之上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一位老人的形象,他气概非凡,精力旺盛,虽年迈但精神矍铄,如同仙人一般清瘦,诗人通过描绘老人的外貌、环境以及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这位老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归隐田园、与渔樵为伍的向往。

赏析

首联“气盖冰霜劲有馀,江边见此列仙癯”直接点出老人的非凡气概和清癯形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素衣漠漠风初定,白发萧萧日欲晡”通过描绘老人的衣着和白发,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颈联“野阔人稀行路远,天寒日暮酒旗孤”则通过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苍凉的氛围,与老人的形象相得益彰,尾联“何当得遂平生志,长与渔樵共一渚”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位老人一样,实现归隐田园的志向,与渔人樵夫共度余生。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屡遭排挤和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江边老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田园、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也借老人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在陆游的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这首诗也不例外,它既是诗人对现实的一种逃避和反思,也是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