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衡门短短篱,槐楸阴里倚筇枝。全诗是什么?

春秋7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村居即事

宋·陆游

曲径衡门短短篱,槐楸阴里倚筇枝。

一庭草色和烟暖,半亩方塘滟滟时。

邻舍儿童相送学,村中父老自为期。

太平气象吾能识,尽在人间此乐熙。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作者简介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弯曲的小路通向简陋的柴门,旁边围着短短的篱笆,在槐树和楸树的树荫里,我拄着手杖倚靠着,庭院中的草色在和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半亩大的池塘水波粼粼,邻居家的孩子们相互送别去上学,村里的老人们自行约定相聚的时间,我能够识别出这太平盛世的气象,它就存在于这人间充满欢乐的景象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乡村居所的宁静生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美好,首联“曲径衡门短短篱”描绘了居所的简陋与环境的清幽;颔联“槐楸阴里倚筇枝”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颈联“一庭草色和烟暖,半亩方塘滟滟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色;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人间欢乐的珍视。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陆游在乡村居所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的和谐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诗人以“曲径衡门短短篱”开篇,既点明了居所的简陋,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幽,接着以“槐楸阴里倚筇枝”进一步渲染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颈联“一庭草色和烟暖,半亩方塘滟滟时”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人间欢乐的珍视,升华了全诗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退居家乡时所作,当时,陆游已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沧桑,对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乡村的宁静生活中,他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乡村的和谐与美好,表达了他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人间欢乐的珍视,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