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的解释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华山云台观

唐·张说

华岳金天庙,昴星玄帝宫。

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通。

旧隐烟霞在,新恩玉帛崇。

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张说早年以才学著称,曾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是唐代重要的政治家之一,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擅长诗文创作,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作者简介

张说在唐代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内容广泛,既有政治抱负的抒发,也有山水田园的描绘,他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高度评价,对唐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译文

华山之巅的金天庙,是昴星照耀下的玄帝宫殿,云彩随着仙人的车驾远去,风儿助长了圣人的情怀相通,旧日的隐居之地烟霞缭绕,新的恩宠如同玉帛般崇高,何时能吹笙跨鹤而去,我渴望在这太华山的秋色中细细品味与评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云台观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首联点明地点,颔联通过“云随仙驭远,风助圣情通”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与圣人情感相通的意境,颈联则回忆了旧日的隐居生活,与现在的恩宠形成对比,尾联以“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渴望和对华山秋色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华山云台观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华山云台观的景象跃然纸上,诗人也通过对比和抒情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现在恩宠的感激,尾联的“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仙境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华山秋色的深深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说在游览华山云台观时所作,华山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秀丽著称于世,云台观则是华山上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张说在游览云台观时,被这里的壮丽景象所震撼,同时也勾起了他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回忆和对仙境的向往,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和想象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