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有感
宋·陆游
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
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
人生各有好,吾癖正如此。
所求衣食足,安稳住乡里。
茆屋三四间,充栋贮经史。
四傍设几案,坐倦时徙倚。
无声九韶奏,有味八珍美,
寝饭签帙间,自适以须死。
岂惟毕吾身,尚可传儿子。
此心何时遂?感叹岁月驶。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
纸帐蒲团坐清夜,茶烟香雾绕禅房。
作者及朝代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挑着灯夜读,灯油都烧干了但意兴却还未尽,也知道夜已经很深了,但还是不忍放下书本起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的癖好正是这样,我所要求的不过是衣食无忧,安稳地住在乡里,有茅屋三四间,藏书可以堆满屋子,屋子四周摆上桌子,坐累了可以随时站起来走走,读书就像听无声的九韶雅乐,就像品尝有味的八珍美食,睡觉吃饭都在书堆中,这样一直到死都心满意足,这不仅能让我此生满足,还可以传给子孙后代,这种心愿何时才能实现呢?感叹岁月流逝得太快,夜晚变长,孩子们增加了读书的课程,霜降临近,我这衰老的老翁却开始怀念起醉乡的生活,在清冷的夜晚,我坐在纸帐蒲团上,茶烟和香雾缭绕在禅房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陆游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他挑灯夜读,意兴未尽,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他追求的是安稳的生活,有茅屋、有藏书,能够读书写字,享受精神上的愉悦,他也表达了对子孙后代传承学问的期望,岁月匆匆,他感叹心愿难以实现,夜晚变长,孩子们在努力学习,而他自己却开始怀念起过去醉乡的生活,他以纸帐蒲团、茶烟香雾的禅房生活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陆游的夜读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问的执着,同时也表达了对子孙后代传承学问的期望,陆游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还蕴含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和安详。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并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放弃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相反,他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努力读书学习,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陆游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陆游那种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也可以领略到他那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